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丰都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法定信息
[ 索引号 ] | 11500230008686174R/2022-00001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工业 | [ 体裁分类 ] | 意见征集;公告公示 |
[ 发布机构 ] | 丰都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
[ 成文日期 ] | 2022-01-10 | [ 发布日期 ] | 2022-01-10 |
[ 索引号 ] | 11500230008686174R/2022-00001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工业 |
[ 体裁分类 ] | 意见征集;公告公示 |
[ 发布机构 ] | 丰都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2-01-10 |
[ 发布日期 ] | 2022-01-10 |
丰都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向社会各界人士征求推动丰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意见的通知
社会各界人士:
根据县领导工作安排,我委起草了推动丰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现就该措施向社会各界人士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为2022年1月10日至2022年1月15日,意见反馈邮箱:504311927@qq.com,反馈地址:丰都县第二行政楼4楼419办公室。
(联系人:吴坤,联系电话:13996807893)
附件:《推动丰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意见征集稿)》
丰都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年01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
推动丰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
(意见征集稿)
未来的丰都,最需要的是团结、最紧迫的是发展。必须树立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理念,始终把工业经济作为丰都发展第一经济、工业招商作为工业经济第一抓手、落地达产作为招商引资第一成效、营商环境作为丰都发展第一保障,以抓脱贫攻坚的勇气和决心打一场工业经济攻坚战,推动丰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的美丽丰都提供坚实支撑。到2025年,建成全市绿色工业基地,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工业企业超过1000家,产值超100亿元产业集群2个,产值超50亿元产业集群3个,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30%左右,5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到203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渝东北渝东南“两群”片区工业强县。
为实现以上目标,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优化布局
1.打造“五大产业集群”。一是绿色建材产业集群。以东方希望为龙头,在湛普工业组团布局发展水泥及水泥制品、建筑部品部件、机制砂、石材加工、木材加工等装配式建筑,力争到2025年实现工业产值200亿元。二是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恒都食品为龙头,在水天坪工业组团布局发展肉制品精深加工等高附加值食品产业,玉溪组团(中小企业创业园)布局发展牛、猪、鸡屠宰及肉类加工等上下游产业,力争到2025年实现工业产值150亿元。三是清洁能源产业集群。以能源央企为龙头,做大风电、水电、LNG等产业;在镇江工业组团布局发展汽车新能源电池,力争到2025年实现工业产值50亿元以上。四是医疗用品产业集群。围绕补齐疫情医疗器械短板,以巴南、丰都对口协同为契机,以上坤医疗为龙头,在水天坪工业组团布局发展医疗器械、中药饮片、卫生材料、生物制药等产业,力争到2025年实现工业产值50亿元。五是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以先威公司为龙头,在水天坪工业组团布局发展智能仪器仪表、人工智能产品、物联网能源装备设备、应急救援装备、消防设备等产业,谋划建设应急装备产业园,力争到2025年实现工业产值50亿元。同时,依托丰都港,立足农副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商贸等产业基础,在水天坪工业组团探索发展前港后园的临港经济、通道经济,力争到2025年建成渝东南渝东北地区最大冷链食品加工、物流集散中心。(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县经济信息委、县住房城乡建委、县农业农村委、县商务委、县市场监管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县口岸发展服务中心)
二、招商引资
2.明确招商方向。围绕“五大产业集群”,立足特色资源、现有产业和龙头企业,邀请专业机构为每个产业集群策划10个以上亿级项目,实行精细化打表招商,不断强链、延链、补链,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县经济信息委、县住房城乡建委、县农业农村委、县商务委、县市场监管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县口岸发展服务中心)
3.压实招商责任。在县管后备干部中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五大产业专业招商队伍,鼓励各部门(单位)、乡镇(街道)参与工业招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赢打好招商攻坚战。〔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县经济信息委、县住房城乡建委、县农业农村委、县市场监管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各部门(单位)、乡镇(街道)〕
4.创新招商方式。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围绕东方希望、恒都食品、先威智能仪表等已落户企业,开展以商招商;委托专业机构,开展专业招商;依托丰都在外企业家,开展情感招商。(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县经济信息委、县住房城乡建委、县农业农村委、县市场监管局、工业园区管委会)
5.优化决策机制。对于符合准入条件和投入产出强度要求、未突破普惠政策、未涉及土地出让的工业招商项目,由县级分管领导组织研究决策;对于符合准入条件和投入产出强度要求、涉及土地出让但未突破普惠政策的工业招商项目,由县级分管领导组织召开专题会研究,并按程序提请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决策;对于符合准入条件和投入产出强度要求、突破普惠政策的工业招商项目,由县级分管领导组织召开专题会研究,并按程序提请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审议决策。(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县经济信息委、县住房城乡建委、县农业农村委、县市场监管局、工业园区管委会)
6.建立工业招商特殊激励机制。制定重点工业产业专项优惠政策。对部门(单位),建立“基本目标+超额激励+重特大项目单项奖励”机制;对社会人士,按所引进项目实际到位固定资产投资额度的1‰且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予以奖励。(责任单位:县政府办公室、县经济信息委、县财政局、县督查考核办)
三、营商环境
7.建立“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评议制度。每季度组织工业企业对各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开展行政效能评议,评议结果分“好”“一般”“差”等次;强化结果运用,对被评为“一般”的部门(单位)通知提醒,对首次被评为“差”的部门(单位)予以约谈,连续两次被评为“差”的部门(单位)移交县纪委监委依规进行调查处理。(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委、县政府办公室、县经济信息委、县工商联、县督查考核办)
8.建立“保姆式”企业服务制度。规上工业企业实行市管领导联系包干服务制。建立企业行政审批事项全程代办制,配套建立行政审批备案销号和责任追究制度,承办部门(单位)在受理办理事项时明确办结时间,对超时办理的严肃追究责任。〔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委、行政服务中心,相关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
9.彰显工业企业家社会地位。一是为规上工业企业法定代表人办理“绿卡通”,持卡者在符合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情况下实行“首违不罚”;确需行政处罚的,按最下限处罚。二是每年评选10名优秀工业企业家,优先推荐入选企业家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候选人,提高劳动模范、劳动奖章和五四青年奖章、三八红旗手中优秀企业家比例,选聘优秀企业家为县政府经济社会发展顾问并出席重大会议、参与政府决策。(责任单位:县经济信息委、县人力社保局、丰都县各行政执法单位)
10.评选支持优秀工业企业。每年开展优秀规上工业企业评选,对入选企业给予工业经济发展资金重点扶持,支持打造“链主”企业、上市企业。(责任单位:县经济信息委、县人力社保局、丰都县各行政执法单位)
四、主体培育
11.助推企业升规。对单个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5000万元(不含上限值),5000万元-10000万元(含上限值),超10000万元以上成功升规且实现在库联网直报3年,分别奖补资金5万元、10万元、15万元;各乡镇(街道)每新增1个规上工业企业综合目标加0.2分。(责任单位:县经济信息委、县财政局、工业园区管委会)
12.提高企业生产力。一是对全年缴税增速同比增长2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按企业纳税县级留存(扣除当年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兑现的相应奖补金额)净增额的1%且不超过20万元予以补助。二是对总产值同比增长25%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占总产值比重达85%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按企业总产值2000万元-10000万元(含上限值,以下同)、10000万元-50000万元、50000万元以上三档,分别奖补资金2万元、3万元、5万元。(责任单位:县经济信息委、县财政局、工业园区管委会)
五、科技创新
13.开展技术改造。对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开展数字化车间改造和智能工厂建设、推进“机器换人”产生2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流动资金)的,按投资总额的3%且不超50万元予以补助。(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经济信息委、县财政局、工业园区管委会)
14.加强科技成果应用。对规上工业企业因研发、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生产新产品,需要补充流动资金时,在国家认可的商业银行获得流动资金贷款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50%给予2年贴息,每年单个企业贴息总额在50万元以内。(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经济信息委、县财政局、工业园区管委会)
六、组织保障
15.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丰都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调度等工作。下设办公室在县经济信息委,抽调专人集中办公,负责日常工作。(责任单位: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经济信息委、工业园区管委会)
16.强化园区统筹。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合理划分权责边界,建立工业园区与县财政收支结算机制,加快推进园区生活性、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企业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工业园区管委会、丰敦公司)
17.强化要素保障。成立供地保障组、环评保障组、能耗保障组、水电气保障组,并由县政府相应分管领导任各保障组组长,涉及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要素保障难题。(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县经济信息委、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水务集团、重燃丰都公司、国网重庆丰都供电公司)
18.强化人才保障。探索工业经济部门负责人“揭榜挂帅”机制,选派一批“业务精、能力强、想干事”的优秀干部和专业人才到工业战线。对在工业战线上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特别是抽调到工业五大专业招商组并完成当年招商任务的一般干部,当年视为中层干部任职年限,纳入全县优秀年轻干部库,并在评先选优、提拔重用等方面予以倾斜。(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人力社保局)
19.用好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正确处理执行政策、严明纪律与调动干部积极性的关系,客观分析干事创业的失误和偏差,对符合条件的部门和干部进行容错免责。对于经集体研究决策失误造成的过失,责任由集体承担。(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委)
20.强化督查考核。提高工业经济在综合目标考核中的权重,配套建立“月通报、双月调度、季考评、年考核”制度,激励广大干部积极投身工业事业,形成良好干事创业氛围。(责任单位:县政府办公室、县经济信息委、县督查考核办)
本政策措施与我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重复的或其他同类的,按从优不重复原则执行。